促使行业实现完美转身 家纺行业的四大走向 |
来源:行业信息 作者:随风 浏览次数:288 |
目前家纺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即使是一些比较大的家纺品牌,在当前中国市场上也还没能占到5%的份额。因此,不少企业虽然可以得到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头衔,但其实都只在特定区域范围内,一旦跨出这个区域,这个品牌就不再具有任何感召效力,甚至很多地方从未听说过这个牌子。
中国家纺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曾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而从最初的无家纺到有家纺,再到现在不少企业提出的大家纺概念,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几次险被淘汰的传统行业依旧坚定前行的步伐。而去年以来,海外市场的低迷又或多或少让国内家纺企业遭受挫折,一时间,战略方针的调整、技术研发的革新、定位目标的转变也都成为企业谋求过渡及稳步发展的关节点。
8月25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可以说,本届家纺展也是历经严峻金融形势以来,国内家纺企业在上海的首度联合亮相。那么,究竟我们的企业目前经营情况如何,我们整个家纺行业又在朝着怎样的方向迈进?通过连日展会采访及多方资料收集,为您详细解读家纺业发展走向。
转变之一:从花色设计到技术研发多角度破除同质化
以往我们在向家纺企业了解新品特色时,大多得到的回答是对产品花色设计上的强调。但是对于家纺这样的传统行业,花色设计上的独特性显然很容易被拿来模仿再造,因此家纺业的同质化现象也一直都比较严重。再加上每款花色都可能有其特定的消费人群,所以很难定义究竟花色设计上的突破能否为企业带来质的飞跃。
今年家纺展,我们却得到了不一样的讯息,不少企业都已不再单纯地将花色作为产品唯一卖点,新技术研发俨然已成各大家纺企业努力开创品牌特色的重要途径。
上海红富士家纺将近年来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的钛圈成分融入家纺,研发了有机锗及维生素系列床上用品,通过这些微量元素的抗疲劳等功效,从健康角度打造自己的产品特色;上海弘瑞达家纺则独创冷转移印花技术,使布料的印染效果更为逼真同时又避免了数码印刷的成本高、产量小;孚日集团则在纤维上做足文章,不仅成为中国纺织协会授权的新型纤维推广、研发和应用基地,同时还开发了汗麻、甲壳素等产品。
对此,圣路易斯董事长陈卫在采访中向焦点记者表示,现在家纺业的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但厂家都已具有了这样的意识,会逐步加大品牌认识,加大研发力量,所以未来产品将越来越丰富化、市场化、个性化。
虽然从总体上看,家纺业的同质化现象依旧存在,但从花色设计到技术研发,多角度思考多角度开拓的做法,已经让我们看到企业在这方面的不断努力,我们也相信这种种尝试将为国内家纺业未来带来更多良性发展。
转变之二:从耐用消费品到时尚消费品行业定位逐步升级
在过去,可能家里一条棉被或者一个被罩、床单可以从外婆传到母亲,再从母亲传到我们这一代。但是现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以及家纺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对于家纺产品附加值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摆脱将家纺单纯作为耐用消费品来生产的固有观念。
这次展会,不少企业都向我们提出家纺产业服装化的想法。孚日集团总经理王彦法在采访中指出,今年企业推出了丝光棉产品,面料手感及人体触感都比较好,因此也想打造家纺面料的服装化。
莎鲨家纺营销总监高克平则在对话中谈到,服装是给人做装扮,家纺则是给家庭做装扮,因此家纺走向服装化的转变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从近年来,家纺企业新品发布时屡屡采取的走秀模式、各式床品,布艺花色设计上的更趋时尚、以及包括B2C模式等网络营销在家纺企业中的普遍化,都让我们隐约觉察到家纺业定位的微妙变化。突破传统企业发展瓶颈,做时尚服装化的家纺产品,用让家纺也能随心情改变而改变的宗旨,从新颖性而非耐用性角度吸引年轻消费人群,俨然已成未来家纺行业的发展趋势。当然,这其中,如何控制价格因素,以让消费者真正可以接受定期变换床品风格,也是家纺企业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
|